11.15 绝对混乱(二)

背景见前文:每个人的孤独(一)

小引

上一篇文章提出了问题,做个简单的总结:

人们永远在和不同性格的人接触,而只能靠最保守安全的方法去彼此适应,从而不知道自己的本性。信心缺失,脆弱。
作者(of《建筑模式语言》)还给出了一些我现在无法彻底理解的解释:
1. 人们暴露在价值观念的混乱之中;

2. 他们执着于这些价值观念所共有的表面一致性。
觉不觉得这听起来像极了那个“能不能用金钱衡量一切的答案”?钱才是混乱中唯一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东西,理想、价值、思考等等的都不再成为人们之间的共同话题。前些日子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来华,有些无奈的戏言中国才是彻彻底底的’市场经济‘。想想我自己确实也有这种倾向,而且直到现在依然没意识到其中的利害。

情形

我调用了自身的”渣绘画“技能,希望能足够直观的表达这些。

图中圆环代表一个独立的人,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性格。假设性格相近是交流的前提:

可能的交流情形

 上图中,是这些假设之下出现的不同情况以及结果。

But so what?

正常人的困境

在周围人都和你不同的情况下,为了自保(原因在上一篇中有提到)。人们多选择收敛自己的性格,没有比照,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信心丧失,变得脆弱。

答案

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

首先是建立社区区块,让有共性的人生活在一起。从而强化区块的共性,让人们意识到自身的这点共性并正视它。

有’个性‘的社区

这是建立自信心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要靠人们在不同的社区之间流动交流,从而发现自身的不同方面。

比如,绿社区中间那个家伙,有一天它偶然发现蓝色其实很好玩,然后搬到了蓝社区,然后发现了自己的蓝属性。

在生活足够久之后,它又搬到了最右边的红社区,于是了解了自身,得道飘然仙去云云

说句题外话,绿色的家伙能搬过去的前提是蓝社区能接纳它,所以社区建立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就是 开放性 。

理论前提

1. 如果生活环境中的人群的价值观念能给一个人的自我发展给予支持,那么这个人一定能发现自己的个性,从而成为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2. 为了发现他的个性,这个人也需要生活在另外一种环境中:在那里许多可能的彼此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会明确地得到承认和尊重。他尤其需要许多不同的选择,致使他不会把自己的本性引入歧途,致使他能理解存在著不同的人,并能从中发现与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信仰极为相符的那一类人。

这是一种心理机制:即他们需要有像他们自己那样的外界文化。

一些想法

C. Alexander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城市化聚集的现象已经变得严重,然而当时互联网还未出现。

我不知道那时人们的交流的方式是什么、能多大程度上的展现自己,这还需要花时间去研究。但是我想,这绝不会像如今的互联网这般简洁高效。

不能说互联网出现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至少网路上形形色色的论坛、圈子、SNS网站已经大大减少了社交成本。且不论质量是否有往昔面对面交流那么有效,但是总体上来说是有利的。而且我个人看来,网路社交的最终目标还是将人们引导到现实中来。

基于前面的理论,可见一个大而全的社区圈子只是一个美好的妄想而已,小众而相似的群体才能有效的完成网路到现实的引导。

而且社区的自带性格尤其珍贵而重要,是它由诞生到终结都不能改变的。社会的风气一直在改变,持有某一特定观念的人数也是在变化的,但是社区不能随意的改变,这是它赖以生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