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你似少年

查尔里西奥又如是说

0%

说件最近让我心有唏嘘的小事情。

我的第一台笔记本,是ThinkPad T61。买的那年TP早已经从IBM易主到联想,不过于我来说,TP依然是那块方正的黑盒子。虽现已转投大水果教,但还是会尽量带着它——靠谱、稳定、从未让我失望过。

这都只是旁话。

 

在武汉的某个水货商买的,价格实惠,只要行货价格的一半左右。卖家是个那时还没结婚的姐姐,性格很开朗,跟着的几个店员也是一样的很容易接近和交往。

在售后群里和武汉的一批机主混的很熟,后来都成了很好的朋友。也是因为售后的关系,经常在一起吃饭聚会什么的,我也会时常的随便找个理由就跑过去玩,那确实是我本科时代十足宝贵和快活的一段时光。顺带提下广八路那家红牛烤鱼是真的很赞。

后来因为学业什么的原因,渐渐的就稀疏了 —— 圈子有合有散,人来人往散落四方。

毕业之后偶有联系,只是聚餐渐少,消息也不怎么有,我也忘记是何时何故退了群,联系更加微弱。

 

前些日子,家人托我帮买些电子产品,自然立马想到了那个现在已有娃的姐姐。上网联系她,却闻言因为上家被查,她已经回老家有些时日了。

我一时语顿,不知如何回复。她却一如往日的亲善,介绍其他的渠道给我,她来帮忙打些招呼。我只连声感谢,寒暄几句。

 

她的语气如既往的开朗,使得我也不知道是否应该去安慰几句。可是事情即已发生,就已成往事,迟到的安慰只会令人重想起当初的伤心场面,这就算是额外的伤心了。而且这么久没联系,我也不知其中是否还有些别的事,不确定在此时追问细节是否恰当。

我很难过,一想到这些就会说不出来的难过。

路如此的短

how can it shine

现在住的地方没有什么美食巷子,或者是我还没开发出来。

不远处的万达倒是有不少好吃的,可是会路过一条荒凉的路。

宽阔的路,好似“我曾经也阔绰”过的路,零零散散透着点点昏暗的路,拉紧领口将风堵在外面互相挽着大步走过的路,有着电影里常出现的那种男主人公撑着伞看着女主被来不及刹住的车碰到的极为宽阔的路口的路。

所以我不会太想常常从那里路过。

楼下倒是有不少的餐馆,但是也不是我这种刚工作不久的小年轻的饭堂呢。不过冬日寒冷的晚上跑楼下买点蒜茸烤生蠔也是很不错的,可惜不能果腹,不能作为主食每日每刻的吃着。

我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我刚才准备泡面当晚饭吃却发现没有筷子于是想起了小浣熊干脆面然后看帖子的时候笑喷了一屏幕的碎屑于是一边捡一边笑一边弄得满地都是。

真狼狈呵好像。

 

 

跑回校内看了一圈,有种回老家的感觉。

当年亲近的同学,现在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打招呼了,隔着屏幕乐呵呵的笑。想分享点什么也不知道有什么可分享的内容,无人可@,真无趣呵。

看到以前喜欢的姑娘,意外的感觉陌生,不是名字的话,真会以为是第一次见。

 

 

校内的UI依然是完全的抄FB啊,像素级的模仿。

也没有什么好喷,其实自己现在做的工作本质上也是在走前人的路,抄袭思想和抄袭前端界面只是节操的区别罢了。

最近忙活着心想自己离行业前面的人真是差得太远了嘿

想起最近看到的那个比方,“昆仑山的草,跑到山顶跳一寸,自然好过在山脚跳个一米”。

这是某人的比方,深以为然,恕不一一

眼看着又要下雪了

爪子红通通的,体温基本靠抖

晚上在小区附近的便利店买了点关东煮,到屋时都凉了

温冷的肉汤带着丝丝过质的咸味,饿着肚子闷头咽

 

话说前些日子烫了Eason的草窝发,结果刘海各种不能直视

可惜最近要连续上八天班,巴扎黑,留着让它随风飘荡几天好了

 

记忆力越来越差了,都没法完整的写完一篇blog,总是写到一半突然忘记接下来要写什么。于是只能一边玩着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边等灵光闪啊闪的然后冲到电脑旁趁着热乎写下来。

 

昨天回武汉,在火车站等出租的时候,见到了“活的”小龙女。对,我没有开玩笑,是真的很像。

咋看侧脸真是年轻而温婉,眸子满是笑意,脸颊的弧线模糊得恰到好处,就好似圆角直径3-4px的矩形——没有直角的尖朗,却也不是团起的大弧线。而一转头却气质顿起,没法判断出年龄。

嗯,我忍了半天,略去了无数的形容词才有上面那段。

气场这东西真是太神奇了,眼神不知道该往哪放,只得直盯盯的看着某处,木乃伊般。

 

晚上没多会就饿了… 该去买个电饭煲煮汤圆吃了。

今年做了什么?我记不起多少了。

换行业是件艰难而曲折的事情,只怪自己开始得太迟。不过好歹走到现在,虽然和臆想中的差了很多,但是我很喜欢那句话:自己选的路,就算打碎牙齿咽下去也要默声大步往下走。

还未年老,却也没脸自称年轻了。

 

莫名奇妙的遇到很多事,不在计划中的,出乎意料外的..好歹无恙的过到现在。Never say never.

 

这一年呆了不少地方,我挺喜欢这种生活状态的,每隔一段时日就换个居住环境,重新来过,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不知道13年是否可以如是接着过下去。

 

一直熙熙攘攘的吵闹着201314,挺好的日子,转眼就要来了。祝幸福。

 

回头望年首,好多愿望都没实现,脾气也是一如既往的差而难控制。欲望太多太大,又混杂着不少纯物质的幼稚,就算实现了也不会有多少的满足。

如果说对来年有什么期望的话,我想 能部分的了解自己就够了。

昨天莫名其妙被吼了一顿,情绪乱的很。今儿做首页个性化方案的时候,又异常顽固的为了用户体验忽视了功能性和项目整体计划。

挺糟糕的,不是么。

 

概念上清楚的,做起来却不一定。一个刚入门的产品都会知道,对于一样偏向功能的产品,用户体验是放在项目计划和功能性之后的,而我居然纠结了那么久,就因为一项体验没法做到我所希望的。替代方案其实很多,也都算堪用,一时脑热进了死胡同。

以后要多注意。

 

被人莫名其妙吼一顿真是让人心情很糟糕,内心还没有自信到能无视他人看法的地步。

脾气也不好,其实当时要是我冷静下来,就事说事的和他继续讨论,或许也不至于如此。自我开脱说年轻人火气大点很正常,但心里还是些许失望。

佛法里有三毒:“贪、嗔、痴”。贪指对五感的迷恋,嗔为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痴则是心性迷暗、愚昧无知。

我试图拿自己的经验往其中套,却发现没那么简单。

又贪又嗔又痴,何时才能不惑、何时才能耳顺、何时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心中有桎梏,总想成为某种不像自己的人,披着层伪装匆匆前行,不知何时心灵才足够强大的褪去。

 

提问

前些日子在构思自己理想的手机微薄客户端的时候碰到了这么个问题。

我的某个想法之一是在浏览时,主界面上一些无关的元素自动隐藏,其触发动作(trigger)当然是拉动时间线(timeline)。

问题一:「(往)下拽 timeline」 还是 「(往)上推 timeline」 触发主界面元素自动消失呢?

注: 「下拽」手指向下滑动屏幕;  「上推」手指向上滑动屏幕
有隐藏,当然也相应的必须有元素重新出现才行。所以牵涉到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用什么操作来促使主界面重新出先呢?
问题二看似很简单,仔细想还是有不少细微之处。后文中我会提出来。

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可能得费些时间才能说清楚。

文中大多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君参考。

 

Part I: 「上推」 还是 「下拽」 ?

首先是问题一中 上推还是下拽 的问题。

手势背后的用户需求

上推 和 下拽 的真正实质的区别在哪里?
在于我们阅读微薄的方式是  从新往旧(上推)  还是 从旧往新(下拽)

在微薄客户端中,表现形式之一如 : 更新微薄后,主界面是自动跳转到最新的一条,还是留在更新内容的最后一条。AppStore做的比较好的几个新浪微薄客户端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caption id=”attachment_4757”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左侧 墨客 采用「下拽」;右侧 Weico 采用「上推」[/caption]

 

自己稍微考量了下,对比如下:( + 代表优点,-  代表缺点)

新 –> 旧(上推):

  • 能看到 消息 已知的最新版本   (抱歉这个概念说得这么绕口)
  •  要阅读刚加入的消息时,不得不离开当前的阅读位置,导致阅读不连续。

旧 –> 新(下拽):

  • 时间线清晰,阅读体验连贯     (最新的微薄会在最顶端按时间加入)
  • 可能会读到 消息 的陈旧版本    (最坏的情况是你获得错误的信息)
    以上一张图新浪微薄为例,「墨客」借鉴tweetbot采用的是下拽,而「Weico」则是上推。

转化为用户的实际需求来考量的话,简要的说就是:

阅读连贯性  vs.  消息的实时性

阅读连贯性更重要

在我看来,消息的实时性相比而言不是那么重要。

原因之一:客户端更新内容所跨的时间段较短。以我个人使用为例,我关注了约200活跃用户,在晚上8点左右(发微薄高峰时间之一)更新50条微薄所跨时间大概在15分钟左右。15分钟出现内容反差极大的信息的机率算是比较低(个人经验判定)。

原因之二:微薄于日常主要是生活娱乐和交流的作用,作为碎片时间的填充而存在,可靠程度比不上传统的电话短信等等。重要的消息一是不会只在微薄上发布,二是关注的人也多半不止通过微博一条渠道。

而对于阅读的连贯性来说,这是每次使用客户端都一定会碰到的。

所以,如果我是PM,我会选择优先阅读的连贯性,也就是说采用「下拽」的「旧–>新」方法。

注:墨客 和 Weico 其实都有意无意的相对做了改进,有可能的话,我会详细撰文分析,除此此外,我对于解决 消息实时性问题 想出了一些自己觉得可行的解决办法,如果有机会的话会一并写出。

 

Part II: 元素何时出现,何时隐藏?

首先,以 Apple 自家的 iBook为例:

[caption id=”attachment_4765”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 单击屏幕后隐藏所有与内容无关的UI元素[/caption]

 

阅读体验很赞不是么?我甚至觉得最上的状态栏都有点碍眼。(实际上很多阅读类APP都去掉了这个突兀的黑条)

「滑动」是个不错的手势

对于微薄,同样的是内容为主的app,我也希望能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当然,出于很明显的原因,用单击触发 元素的隐藏 是不靠谱的。多次点击更不可靠,一来容易误操作,二来和长按一样,会有使用延时(所以其实在整个移动端都很少用到,我亦未见用得好的)。

剩下常见的还有 「捏」「拖动」「滑动」「旋转」。「拖动」和「旋转」看起来都不是简单而不易误判的货,也不常用、更不适用这里;而「捏」看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在微薄中没有冲突(其实图片缩放要经常用到),但是这和日常使用习惯差了太多,培养用户习惯的成本是很高的,况且是要在一个这么基本的功能上,想象一下功能按钮全部隐藏时却不知道怎么把它们弄出来的尴尬情况吧。

那就只剩「滑动」了。现在其实有不少的客户端也在使用类似的功能,但是大部分的逻辑是有问题的。而新浪微薄客户端中,Weico的元素消失功能是做的最好的,我觉得他们不放手普及到主界面的大部分元素真是浪费了…

根据用户需求安排功能逻辑

我来简要分析下:

与「滑动」有关的操作有哪些呢? 当然要考虑到静止状态。

你可能说也可能直接「上推」到「下拽」,well,可以直接将其考虑为 2和3 组合的静止时间极短特例。

如前文所说的,我选择用「下拽」模式来展现微薄内容。因而在这个前提下各个操作可能的涵义如下:

操作1. : 刷新后,用户开始阅读内容。(扫读

操作2. :看到感兴趣的内容,停下来仔细阅读。(细读

操作3. : 回看之前的内容。(细读

操作4. :回看完毕。

请着重注意括号里面加粗的内容。

按照我的逻辑,

1. 扫读时,用户会很快速的追求阅读的数量,此时多余的UI元素会干扰阅读。

2. 细读时,用户的注意力集中,而且聚焦在那唯独一条微薄区域上,周围的UI可能会干扰到阅读,但相反的也可能会提供需要的功能。

所以,

操作1:必须要保证隐藏

操作2&3:可以隐藏也可以并不隐藏(其实是有差别的,但现在体现不出来)

操作4 :一般是要存在的(此时阅读完毕,会使用功能按钮)

 

Part 3:实际问题会复杂不少

上面说的都是很简单的基础逻辑。

实际操作中,在加入了不少的功能或者互动元素之后,原本无关紧要的东西会变得很棘手。

比如,元素UI隐藏 不会只是简单的滑动后立即触发,一般来说,实际中会采用在屏幕 动小段距离 后再触发。在加入这“一小段”的判定后,操作2&3其实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改天再分析好了。

前些日子入了个新的域名,买了个新的vps。

你知道我最近一直在苦恼,苦恼自己很多 有意思的想法 和 收集到的俏皮的慧语 都只是静悄悄的躺在我的各式电子笔记本或微薄里,没人能看到进而与我分享。而且越是花费零碎时间在这上面,越是懒得去整理自己的思路,长的总结更是没了信儿。看到许多人采用戒除或者自我控制的方法,我心想,总会有新思路的,没必要这么虐待自己困在老一套了。所有最后心一横,呵,干脆把它们全部放网上来好了。

像个透明人一样,畏缩、害怕、得意、轻狂、哀怨,这些不愿意外露的东西,也照样毫不犹豫的表现出来,就像镜花缘里思想透明的那群人一样。

所以只是想把日常生活彻底的搬到网上来,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见闻。

Blog已经无法彻底的满足这个需求了,而零碎的微薄和想法是如此的分散以至于我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的去向。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把Evernote、twitter、instagram、新浪微薄什么的一股脑的同步到原先的yushaw.com,它们都是简短而零碎但却很生活化的东西。我很怀疑自己是否有管理组织好这么多零碎片段的能力,但是至少现在可以开始尝试,脑子已然有不少的思路。

至于我平时遇到的好的文章,我会摘录到新建的wiki里, 地址是 wiki.yushaw.com ,当然一切才刚刚开始。

而我的blog会在这里继续。

一切都是新的,满是期待。

你是谁?打哪来?

我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小镇,读书在那个环境似乎就是唯一的出路。若读的是圣贤书这种能增加文学修养的也罢,当时所处年代物质匮乏,小时候能有几本文章流畅的作文书已经十分的欣喜了(我一直在反思那时候的作文书对于我这批人的荼毒)。

求学的前十二年痛苦而难熬,哪有闲暇的时光去发展其他的兴趣。父母或许是默认了自家孩子不会在其他方面有前途,也不会支持或默许精力的些许分散。

不过若是没有这十二年的寒窗,或许我现在就在某个偏远的小镇做一些机械而重复的事情呢。

往哪去?

一直很喜欢漂亮的东西(谁又不是呢?),所以对于画画不错的家伙们极其的艳羡,羡慕他们手上那只生花的笔。

随着阅历的增长,美不再局限于纸上的色彩,开始立体起来,电影的闪烁镜头,轻启歌喉的歌者,或是舞者律动的弧线。

然后巨化为一栋栋拔地的高楼,极具特色的场馆,布局精当的小区。

再之后物化为身边精致的小物件,廊廓分明的钢笔,颜色讨巧的mp3,一体成形的笔记本。

 

这些奇妙的物件无不散发着各式的美。

不巧的是,工科的我能很容易的辨识出其运转原理,分辨出让他们如此精妙而智慧洋溢的逻辑,却无法动用手中的笔来描绘出它们的每一个细节。

空有追求美的心,而难圆实现美的梦。

 

然而现在回到二次元,开始接触这丰富的人机交互的世界。

这是一个真正觉得自己可以插得上手而且有作为的领域,像拼积木一样选取各式的功能,然后花心思思考如何让拼图美观易懂。

天生敏感而稍内向的性格,更有耐心去琢磨每一个细节,直到至少让自己满意。

什么样?

PM于我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设计师:

「雕刻家并不是自己创造人物,而是看到了石头里面的那个人,他的任务就是把那个人解救出来」

框架和底层的逻辑,就像石头中的人一样,正是PM在用户的需求之中一眼相中的。

「静静躺在石头中的少女,肌肤光洁而细腻,身体的曲线恰到好处」

繁杂的细节,有如肌肤的纹理,或是脸颊的笑容弧线,需要反复的打理和琢磨,才能复原出作者心中的美景。

「在刻刀和凿子的帮助下,少女先是半遮掩的露出身形,然后一点点的褪去身上的遮掩,慢慢的成为雕刻家心中的那个’她‘」

互联网瞬息万变,不可能如往昔那样:韬光养晦若干年,拔剑一出天下走遍。只有靠迭代和敏捷开发,把版本控制好才能稳固自身的一席之地。用户需求不断变化,而且起初也难以确保自身已然准确的把住了用户内心。先做好核心功能再慢慢迭代出其他,小步跑才是夹缝生存的要诀。

怎么走?

广泛的涉猎和阅读,不局限于UE、UI等领域,做非核心领域的”半桶水专家“,什么都知道点。

当然,”半桶水专家“这个难听的名词只是一时的准备,当需要的时候也会知道如何迅速的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也就是学习和资源搜集利用的能力。

用户心理的把握才是最难的。实话说,虽然平时已经格外的注意,但是至今我连自己的内心都还谈不上了解。用户的行为研究是一门大的课题,这个领域得另外再加”半桶水“才行,不能只走靠经验和感觉摸索的道路。这也是对细节要求最严格的地方,UCD之类的莫不靠此吃饭。

未来?

做产品是件非常微妙的事情。我觉得,说的玄乎一点,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充满了人情味。

几世纪前物质匮乏,人们工作生活的核心是生存;而现在物质发达,普通大众也得到机会去追求美好的事物。

PM正是为了满足这种对于美好的向往而存在的。它来源于传统领域,却在互联网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和发扬,终会回到日常生活中,成为再平常不过的概念。

背景见前文:每个人的孤独(一)

小引

上一篇文章提出了问题,做个简单的总结:

人们永远在和不同性格的人接触,而只能靠最保守安全的方法去彼此适应,从而不知道自己的本性。信心缺失,脆弱。
作者(of《建筑模式语言》)还给出了一些我现在无法彻底理解的解释:
1. 人们暴露在价值观念的混乱之中;

2. 他们执着于这些价值观念所共有的表面一致性。
觉不觉得这听起来像极了那个“能不能用金钱衡量一切的答案”?钱才是混乱中唯一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东西,理想、价值、思考等等的都不再成为人们之间的共同话题。前些日子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来华,有些无奈的戏言中国才是彻彻底底的’市场经济‘。想想我自己确实也有这种倾向,而且直到现在依然没意识到其中的利害。

情形

我调用了自身的”渣绘画“技能,希望能足够直观的表达这些。

图中圆环代表一个独立的人,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性格。假设性格相近是交流的前提:

可能的交流情形

 上图中,是这些假设之下出现的不同情况以及结果。

But so what?

正常人的困境

在周围人都和你不同的情况下,为了自保(原因在上一篇中有提到)。人们多选择收敛自己的性格,没有比照,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信心丧失,变得脆弱。

答案

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

首先是建立社区区块,让有共性的人生活在一起。从而强化区块的共性,让人们意识到自身的这点共性并正视它。

有’个性‘的社区

这是建立自信心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要靠人们在不同的社区之间流动交流,从而发现自身的不同方面。

比如,绿社区中间那个家伙,有一天它偶然发现蓝色其实很好玩,然后搬到了蓝社区,然后发现了自己的蓝属性。

在生活足够久之后,它又搬到了最右边的红社区,于是了解了自身,得道飘然仙去云云

说句题外话,绿色的家伙能搬过去的前提是蓝社区能接纳它,所以社区建立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就是 开放性 。

理论前提

1. 如果生活环境中的人群的价值观念能给一个人的自我发展给予支持,那么这个人一定能发现自己的个性,从而成为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2. 为了发现他的个性,这个人也需要生活在另外一种环境中:在那里许多可能的彼此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会明确地得到承认和尊重。他尤其需要许多不同的选择,致使他不会把自己的本性引入歧途,致使他能理解存在著不同的人,并能从中发现与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信仰极为相符的那一类人。

这是一种心理机制:即他们需要有像他们自己那样的外界文化。

一些想法

C. Alexander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城市化聚集的现象已经变得严重,然而当时互联网还未出现。

我不知道那时人们的交流的方式是什么、能多大程度上的展现自己,这还需要花时间去研究。但是我想,这绝不会像如今的互联网这般简洁高效。

不能说互联网出现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至少网路上形形色色的论坛、圈子、SNS网站已经大大减少了社交成本。且不论质量是否有往昔面对面交流那么有效,但是总体上来说是有利的。而且我个人看来,网路社交的最终目标还是将人们引导到现实中来。

基于前面的理论,可见一个大而全的社区圈子只是一个美好的妄想而已,小众而相似的群体才能有效的完成网路到现实的引导。

而且社区的自带性格尤其珍贵而重要,是它由诞生到终结都不能改变的。社会的风气一直在改变,持有某一特定观念的人数也是在变化的,但是社区不能随意的改变,这是它赖以生存的核心。